English

腾飞在新世纪

——黄河三角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纪实
2000-08-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徐可 本报通讯员崔相国 我有话说

我国有三大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作为母亲河的黄河,她的三角洲现在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她能否成为我国又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呢?

烈日炎炎的七月,记者来到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山东省东营市采访。走在这块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我们真切地感到:这是一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

铭记总书记的嘱托

1999年6月24日,是东营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天,江泽民总书记亲临东营视察,对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和发展寄予厚望。他指出,黄河三角洲石油资源丰富,土地和海洋资源充足,生物资源多样,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定要好好开发。要把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书记勉励他们抓住、用好这些机遇,有计划、有目标地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环境,努力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地区。

考察结束后,江泽民总书记欣然为东营市题词:“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加快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和发展。”

总书记的嘱托,为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和发展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近百年来冲积而成的一块年轻的陆地,河海交汇,使东营成为我国东部沿海自然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经过胜利油田30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东营建市17年来的发展,黄河三角洲从荒凉走向初步繁荣,昔日的荒原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城市,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具备了全面开发加快发展的条件。今后的路怎么走?东营市委书记国家森说:“总书记对黄河三角洲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嘱托,高瞻远瞩,语重心长,凝聚着总书记对黄河三角洲建设和发展的关爱和期望。总书记视察东营的重要谈话和题词精神,为黄河三角洲指明了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必将对今后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经过一年来的学习贯彻,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识,围绕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采取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系列措施,有些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重要进展。”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经济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东营市在确立“科教兴市”战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成功之路。

在垦利县胜坨镇,记者看到了产学研结合结出的硕果。这个镇的乡镇企业与国内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引进高新技术项目26个,年新增产值3亿元以上。万达集团与上海电缆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防盗电缆、潜油泵引接电缆填补了国内空白,占领了国内各大油田市场;与胜利油田科研单位合作开发的MBS塑料抗冲剂、ACR、丁苯乳胶项目,打破了国内所需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东辰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创建的生物化工研究所,一年来开发研制出填补国内空白的透明脂酸和青霉菌丝体综合利用两个项目,创产值8000万元,利税400万元。

不只在垦利,东营的其他县区也都在产学研结合上取得了可喜进展。东营区与石油大学、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岛化工学院等院所共建联合开发研究所、实验室8个,产学研结合项目达到30个。该区与华东理工大学各出资100万元建立的高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已向东营腾达化工有限公司转让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细PMMA粉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2000万元,利税1200万元。

为支持以产学研结合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东营市政府拿出6000万元,建立了工业高新技术发展专项基金,并先后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石油大学等12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聘请了66名科技顾问。同时,建立了科学家创业园区,筛选储备了1200余项新科技成果,仅去年一年,就投资6亿元,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5项,省市级项目200多项,实现增加值13.5亿元,创利税3.7亿元。石油大学(华东)是驻东营的全国重点大学。东营市在积极支持石油大学办学的同时,充分利用石油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双方建立了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地校结合工作。市政府从石油大学教授中聘请了5名专职科技副县(区)长,重点帮助5个县区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前不久,市政府又出资100万元,在石油大学设立产学研结合奖励专项基金,用于奖励为东营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

产学研结合,为东营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更增添了发展的后劲。199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达到40%。

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

在东营采访,记者接触到一个新概念——“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市里将其列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主要围绕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展开,规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在“十五”期间,着重抓好环境保护、治水改土、防洪减灾、生态防护林建设、小流域治理等国土整治和重点基础设施工程,集中力量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和高科技工业园区,初步实现生态良好、经济高效的目标。第二阶段,再经过10年努力,在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体制与技术创新、社会发展等方面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基本实现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目标。

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区,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上还是一个尝试,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积极支持。目前,由国家计委牵头,有关部委已经对此拿出了各自的具体意见。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立了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工作是基础。胜利油田的油井遍布城乡,油区环保至关重要。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控制、治理油气生产带来的污染,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油区作业施工严格执行“十大无污染作业法”,全油田无污染作业率达到98%以上,创造了“油田不见油”的奇迹。

作为退海之地,黄河三角洲地下水位高,土壤易次生盐碱化,给绿化工作带来不少麻烦。据统计,在东营城区种植养护一棵树的成本在60元左右,植树造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东营人知难而上,明确提出建设森林环抱中的工业城市的目标,把环境保护与城乡绿化结合起来,矢志不渝地改善环境质量,使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中不仅没有退化,而且不断向良性发展,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今天,在东营市这座新兴城市境内,不仅苍翠满目,而且还有面积达20多万亩的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刺槐林,建起了国家森林公园。目前,又一项新的宏伟计划已经出台,这就是要建设黄河三角洲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

黄河三角洲数百万亩荒碱地,开发好了是财富,开发不好是包袱。过去,这里的农民守着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发呆,草都不长,怎么种庄稼?今天,记者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片片围着塑料薄膜的蟹池,一方方渗水养虾的虾池,一眼望不到边的“上农下渔”开发方,还有一处处的鱼鸭混养基地、一块块碧绿的藕田……

1993年,利津县汀罗镇前邵村的群众在盐碱地上挖塘筑台,用池塘中的蓄水浇灌、养鱼,在台上压碱种田,同时解决了旱、涝、盐碱三大难题,把过去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了亩收入2000多元的“聚宝盆”。现在,这一“上农下渔”模式已经在全市推广,仅利津县开发总面积就超过5万亩,年创经济效益上亿元。

面对荒碱地上创出的一个个成功模式,东营广阔的土地资源越来越被看好。去年11月24日,一项由日本政府提供69.04亿日元贷款的黄河三角洲下镇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签署了最终备忘录。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使56万亩土地得到综合开发,寿命期内创造产值35.97亿元,实现利税7.09亿元。

在大规模开发土地资源的同时,东营人首先想到了保护。他们划出一百多万亩土地,建立了国家级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原生的湿地生态系统。这一自然保护区以珍禽乐园而著称,区内有各种鸟类240余种,其中大天鹅、灰鹤、金雕等珍禽40多种,成为国际鸟类学家重要的科学考察基地。

发展多元经济

驱车东营,最引人注目的景象之一,是一片片林立的抽油机。东营市是胜利油田的发祥地和大本营,油田85%的地质储量和油气产量在东营境内。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列前茅的城市中,东营占有一席之地,其经济支柱就是油气开采业。

东营因油而兴,但油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储量再丰厚,也有枯竭的时候。作为一个靠矿产资源起家的城市,如何保持区域经济的长期稳定繁荣,确实是一个必须回答的严峻问题。

东营市市长石军告诉我们,现在全市经济总量的70%左右集中在石油、石化及其相关产业。他把这种状况形象地比喻为“油田一感冒,我们就跟着打喷嚏”。如何避免走因油而衰的路子,石军说:“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发展油气之外的多元经济,尽快促使区域经济从一元向多元转化,从根本上保证区域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多元经济,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就是要大力招商引资,努力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步伐。”

东营市1993年被国家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陆续成立了一些“三资”企业,但远远不能满足黄河三角洲加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为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从去年底开始,东营市实施“大开放、大招商”战略,向外来投资者郑重承诺:实行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优良的环境,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投资者除享受国家和省赋予的沿海经济开放区政策外,对重点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办法,制定专项政策,给予特殊优惠;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批,一口收费,限时办结”制。在搞好服务的同时,严格规范对企业的检查和执法管理行为,确保外来投资者的权益不受侵犯,努力使投资者得到丰厚回报。巨大的经济潜力、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起了海内外客商的广泛重视,东营兴起外来投资热潮。

记者在东营经济开发区看到,一大批新厂房拔地而起,更多的项目正在破土动工。据了解,今年1—6月,全市正式投产项目2255个,在建项目381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20亿元。

置身这股热气腾腾的投资潮中,我们感受到了黄河三角洲加快发展的脚步声。

发展是硬道理,而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东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成功实践引起了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整治”被列入《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作为支持《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第一个优先项目。高高扬起开发风帆的黄河三角洲,在世纪之交奏响了一曲可持续发展的恢宏乐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